
一位馬不停蹄在校園轉來轉去的人,一位節假日堅守“陣地”的人,一位用公款吃喝玩樂從不沾邊的人,一位辦公室的燈熄得最晚的人,就是他在學校沒有區位優勢,沒有生源優勢,沒有條件優勢的情況下,帶領師生員工創造出了學校面貌大幅度改觀,教育教學質量跨越式提升,近三年實現高考三年三大步的目標,升一、二本人數,升重本人數、體藝特長生升一、二本人數、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數均居第一的好成績。他就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級中學——東安一中學海泛舟導航人,全國優秀教師,省特級教師,校長兼黨委副書記袁作鈺。他執著地探索著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內涵和真諦,用智慧引領教師樹立新的辦學理念,端正辦學思想,為莘莘學子彈奏會學、善學、樂學的樂意。在育人、育心、育智的人生海洋上,殫精竭慮地為師生撐舵導航。他與時俱進,開拓創新,勇于開發學生個性潛能,全力打造特色品牌,引領師生連年創佳績,創造了東安一中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輝煌,全校師生是這樣評價他的。
他是師德的表率者
寧靜典雅的閱報室,他常是第一位讀者。他關心國家大事,重要文章一覽無遺,重要內容摘記于本,熟記于心。由于他酷愛學習,造就他政治思想覺悟高,職業道德素質好。在古木參天,亭樓輝映,花卉葳蕤的校園里,接觸過他的人,沒有不被他平易近人的作風所感動。一張笑容可掬的臉,一聲充滿熱情的問候,給眾人留下美好的印象。他關愛師生比關心自己為重,每年他總要拿出一部分工資支助那些品學兼優的特困生,今年畢業的數名特困學生,就是他連續三年無私援助,激發了學習熱情而金榜題名的。每一位有特殊困難的老師,無論是在職的還是退休的都得到過他的幫助。而他自己愛人無業無薪,上有高齡父母,一家人靠他一個人的工資維持生活,經濟并不寬裕,可他節衣縮食,把愛心撒向特困師生。他評上特級教師近一年來,被同學薦舉,沿海地區好幾所名校,用年薪12至16萬元的高薪聘請他,他不為金錢所動,毅然為家鄉的教育事業服務終生。他廉潔奉公,帶頭實施“陽光工程”,一切校務公開公示,不殉私情,不謀私利。他身為省重點中學的校長,日無暇晷,白天忙于校務、上課、聽課、評課,只好利用晚上鉆研教材,備課,批改學生的作業。每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,他的辦公室燈光亮到12點甚至一點多鐘,節假日也是如此,這燈光不僅照亮了他本人,也照亮著每一位師生。
他是教學的示范者
他從教23年,前9年擔任班主任和物理教師,主抓班級力求班風最佳,學風最好,學生最喜歡,家長最滿意,領導最放心。他對學生關懷有加,耐心細致,成功地探索出了“鼓勵尖子生,狠抓中等生,爭取潛能生,關心后進生,關注特長生,厚愛特困生”的班級管理新路子,所帶班級期期被評為“先進班集體”,后14年無論是任中層領導還是正副校長,他都深入教學第一線,堅持教畢業班物理并兼任物理奧賽培訓教練,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,創立了“新授課實驗導入法”、“概念課閱讀探綱法”、“復習課目標反饋法”、“習題課圖表分析法”、“試卷分析課圖表統計法”等多種教學法。在教學中創造性地提出了“三中”、“三培”、“三主”、“三點”等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措施。“三中”即狠抓中等生,立足中等題,拿足中等分;“三培”即培優尖子生、培訓薄弱生、培養特長生;“三主”即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方法為主線;“三點”即抓住重點,突破難點,把握熱點。十多年來,他為教師上示范課100余節,一批批新分配的年輕教師受到他的啟發,迅速成長。他所教的學生畢業會考合格率、優秀率、升本科一次性上線率年年榮居全校第一,為清華、北大等十所名牌大學輸送了數以百計的高才生。他培訓指導學生參加物理奧賽,十多名學生獲國家、省級獎勵,三次獲得“省園丁獎”,他因此而譽滿三湘,功載校史。
他是教研的引路者
他立志辦一所教研型的學校,親自參與并引領教師牢固樹立“教改促教、科研興校、質量強校”的科研理念,走教學、教改、教研三結合的科研之路,先后組織教師開展過《育人先育心、育智先育德》、《德育的途徑、方法和評價研究》、《多媒體輔助快速優質作文研究》、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素質》、《CAI積件庫的開發與課例優化重組》、《多媒體輔助物理實驗教學研究》、《教學試驗在中學課內外的實踐與認識研究》等課題的研究工作,在研究中他既是組織者又是研究者。為搞好教育科研,他閱讀大量文獻資料,成為學校圖書室最忠實的讀者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他主持研究的課題,一個獲縣級獎,4個獲省級獎。在教育教學、教研工作中,他不斷總結經驗,認真撰寫教育教學論文,現已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8篇,省級以上獲獎論文17篇,主編或參編的專著3部。教師稱他為“教研型、學者型的校長”。
他是特色的樹建者
他精心打造,全力構建藝體教育特色。廣納藝體優秀教師,組建藝體專業隊伍。強調藝體教育四結合,即特色教育與常規教育相結合,專業訓練與文化學習相結合,正規訓練與課余輔導相結合,個性發展與共性規范相結合。他明確制訂了藝體特色教育的目標和獎懲措施,不斷提升藝體特色教育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。他親自全力籌集藝體經費,親自指揮擴建藝體場地,購置藝體器材,指導開展藝體活動,為提高藝體教育質量提供優質服務和組織保障,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。他還首創了20分鐘素質操,把具有東安特色的武術活動融合在素質操之中,使學生人人會打“東安拳”,個個會舞“東安棍”。各藝體特長隊成員,銘記校長的重托,刻苦訓練,提升素質,近幾年連創佳績。學生參加省、市、縣舉行的各項體育競賽共獲金牌192枚,銀牌180枚,銅牌72枚,獲市體育體育道德風尚獎5次,為高校輸送體育專業本科生210多名,音樂特長本科70余人,美術特長本科生130余名,創造了驕人的奇跡,結出了藝體特色教育豐碩的果實。
他運籌帷幄,科學樹建管理特色。他任東安一中校長以來,確定了“德育為首、教學為主、素質為重、質量為本”的辦學方針;以“求實、創新、愛國、勤奮”為校訓;以“以德治校、依法保校、形象立校、質量興校、特色強校”為治校方略。學校實行“封閉式”管理,推行“開放式”辦學,注重建設一個廉潔務實、團結高效的領導班子。扎實推行校務公開陽光工程,增強管理工作的透明度,強化民主管理,民主決策,凡事力求做到公平、公開、公正。自己帶頭嚴格要求班子成員做到“六個一”即研究一個課題,分管一項工作,主抓一個年級,聯系一門學科,培養一名骨干,寫好一篇論文。在他的帶領下,班子執政能力不斷增強,管理效益明顯提高,是他帶出了一支愛崗敬業、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。掀起了“塑師表、鑄師魂、修師德”和“講敬業、比奉獻、看效益”的熱潮。他積極推進“名師工程”,實施導師制度,結成師徒對子,縮短青年教師成長周期。鼓勵青年教師“一年適應,三年勝任,六年出師,九年成名。”采取“磨一陣,扶一把,送一程,樹一批”和“穩定一批,培養一批,選調一批,引進一批,勸回一批,返聘一批,拔高一批,交流一批,轉崗一批”等措施,促使學校管理走上了良性競爭的軌道。是他科學地推進了四項改革即校長選任制,結構工資制,教師聘任制,目標考核末位淘汰制。有效保證了學校管理機制的正常運行。是他審視國內外教育改革與發展熱點趨勢,引領教師向“教育終身化、民主化、個性化、國際化、信息化”的方向邁進。
規范科學的管理,創造出了東安一中一流的工作業績,近三年來東安一中的高考一年一個臺階,特別是2008年的高考奪得多項全市第一,即本科上線人數全市第一,重點本科上線人數全市第一,600分以上的高分人數全市第一,音體美特長生上線人數全市第一,學生個人高考總分全市第一,第一所本科上線人數突破500大關的學校。學校先后獲得“全國信息學奧賽優秀學校”,“全國先進團委”,“全國實驗室建設和電教實驗教學先進單位”,“省文明衛生單位”,“省園林式單位”,“永州市高考特別獎”等國家、省、市級榮譽50余項,卓越的辦學成果為世人矚目。
他本人曾被評為“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個人”,“市優秀教師”,先后十多次被評為“縣先進教育工作者”,“縣優秀班主任”,“縣首屆十佳青年”,“縣教育工作立功人員”。他現為“省普通高中校長工作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”,“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”,“省物理學會理事”、《當代教育論壇》編委理事。2006年3月,他光榮地被評為“湖南省高中特級教師”。2007年8月他被評為“全國優秀教師”,2008年4月他被評為東安縣唯一的“明星校長”。他勇敢地面對21世紀人類社會對教育的挑戰,搶占教育改革的制高點。駕駛著東安一中這艘培育人才的“航母”,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。
責編:admin
下載APP